原标题:食品安全治理的“宜春经验”——宜春市市场监管局构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国际在线消息:整洁别致的庭院、一尘不染的酿酒车间、规范流畅的生产线......现代小作坊气息扑面而来。学生家长亲自上阵,对学校食堂的碗筷消*、厨房卫生、食料检测......全部检查了一遍。6月23日上午,以“奋斗百年路监管护航行”为主题的全国主流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宜春妙寻酒业公司、宜春中学食堂走访参观,见到的一幕幕令人惊叹。
妙寻小作坊和宜春中学食堂的变化与做法,是宜春市食品安全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从*治上、源头上、管理上、机制上做好“顶层设计图”和“导航图”,构建起食品安全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逐步形成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宜春经验”。
宜春妙寻酒业公司工人在车间工作摄影汪印朝
学生家长在宜春中学食堂参观摄影汪印朝
*治上:食品安全“一把手”工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宜春作为江西传统的农业大市,占江西全省1/9的耕地、1/8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5左右的粮、油、猪,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猪生产基地。
年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地方**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地方各级*委和*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宜春市委、市*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指示批示。宜春市市场监管局领导马上意识到,食品安全治理的“时”与“势”已显现,能不能干出成效,关键在思路与担当。
年,宜春率先在江西省出台了《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同责的意见》,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必须纳入*委常委会和*府常务会的年度必研议题、专项经费必须纳入市县两级财*年度预算和必须纳入年度考核“一票否决”事项的“三纳入”要求。
《规定》出台后,宜春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积极牵头,宜春市建立起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由*府“一把手”担任食安委主任,将食品安全工作变成“一把手”工程。在*委*府的高度重视下,一系列*策措施密集出台,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得到及时足额保障,**同责体系不断完善,部门监管责任体系不断健全。
宜春市市场监管局与媒体代表进行座谈摄影汪印朝
源头上:从“不放心”到“不放松”
今年45岁的唐儒炳,是宜春市袁州区一名个体工商户,他的孩子在宜春中学上学。出于对自家孩子在学校饮食的关心,当了解到宜春市市场监管局推行校园食品安全家长义务监督员制度,他马上报名,并成功当选。
“我们这次有四位学生家长来检查宜春中学食堂的食品安全。上岗前,我们要接受培训,重点检查许可管理、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追溯控制、餐具消*、食品留样、洁厨亮灶等方面,我们代表了所有学生家长,责任重大。半年来,食品安全没出一点纰漏。”唐儒炳郑重地介绍道。
宜春市建立了全省第一支制度完善的校园食品安全家长义务监督员队伍,给校园餐饮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保障环境,实现家庭、学校(幼儿园)和市场监管部门有机衔接、共同监管。截至目前,该市所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名家长义务监督员,已开展义务监督余次。
小作坊透着大民生,老百姓常用的茶、油、酱、醋等很多食品都来自小作坊,如何改进,摆在宜春市市场监管局面前,成了一个迫切解决的课题。
学生家长在宜春中学食堂参观摄影汪印朝
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实施小作坊发展质量助推升级计划。年,宜春市颁发了全省第一张“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开启了食品小作坊监管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步伐。年,宜春市在食品小作坊领域首创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给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戴上了“安全帽”,也让市民们放心畅享乡村美食,吃上了一颗“定心丸”。目前,宜春市共有登记获证食品小作坊家,已建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2个,评选出省级示范点31家、市级示范点30家、县级示范点67家。宜春温汤发糕、万载罗城扎粉、宜丰罗酒等一些传统食品也随着小作坊的快速发展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针对备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