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再点击“
徐稚(97年——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今丰城白土乡隐溪村)。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陈蕃曾多次赠粮给徐孺子,徐认为“非自力而不食”,于是全部转送给贫苦人家。今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园、孺子亭、高(士)桥均是以徐稚的字号命名的。
陶渊明(年——年),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归田园居》、《桃花源记》等。据记载,宜丰是陶渊明故里,宜丰的澄塘镇秀溪村(古称安城),“东篱下”和“南山”两个地名至今未变。
郑谷(约年——约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僖宗(年)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首。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列为"芳林十哲"之一。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况钟(年——年),字伯律,号如愚。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年,他出任苏州知府,因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和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况钟死时,苏州百姓痛哭罢市。他的灵柩被运回故里,安葬于靖安县高湖崖口的神仙山上。年,靖安在县城东郊登高山(今况钟园林内)重新为况钟造墓,并建清风亭。
邓子龙(年——年),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万历二十六年(年),日本大侵朝鲜,奉命领兵援朝,倭寇遁逃,在露梁海战中,年逾古稀的子龙公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死后,子龙公遗体运往出生地江西丰城归葬。邓子龙善诗,著有《横戈集》。为了纪念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各地纷纷建纪念馆。江西丰城建起了子龙公墓,并题词:忠肝垂万古,义胆照千秋,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也留有邓子龙题刻。
杨廷麟(年—年),江西临江府清江县人。字伯祥,一字机部,晚年自号兼山。崇祯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杨廷麟守赣州与史可法守扬州、瞿式耜守桂林“先后辉映,日月争光”,他给后人留下《兼山集》10卷,《杨忠节公遗集》8卷,《*道周杨廷麟合书精品》传世,清撰《清江县志》称之为”清江古今第一人“,公文才武略、当之无愧!在赣州市有一条路叫杨公路,在临江通往善嘉桥的这条最宽敞繁华的路也命名为杨公路。
(樟树市临江府署大观楼门前纪念杨廷麟之忠烈亭)
10朱轼(高安)
朱轼(年——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颇具惠*,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乾隆元年,卒,时年七十二岁,谥号文端。次年归葬故里,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后续事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