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前谋划开学准备工作各地各校要把做好今年春季开学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制定完善正常开学工作方案。无特殊情况的,要严格执行市教体局《关于做好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放假工作的通知》(宜教体基字〔〕35号)规定的春季开学时间:2月27日学生报到,2月28日正式上课。要全面排查校园消防、食品、校舍、校车及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和条件保障到位。
02
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地各校要科学制定开学疫情防控预案,做到错峰、错时开学报到,做好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实现精准防控。要严格做好师生假期信息监测,精准掌握师生假期期间出行情况,并按照省、市疫情防控要求,逐一核实核酸检测、居家隔离落实情况。要教育引导师生做好返校途中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要严把校门入口关,师生进校门一律扫码、测温;严控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确需进入的,落实核验身份、扫码、测温等防控措施。要持续开展校园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做到“人、物、环境”同防共管,多病共防。要精准掌握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情况,目前尚在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不返校,对因疫情不能按时到校学生,要做好线上教学安排。
03
精心组织入校教育要把开学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节点,学校班子成员要深入课堂,围绕脱贫攻坚、“四史”教育和“建*百年”主题,讲好“开学第一课”。要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消防交通安全及防溺水、反电信网络诈骗、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要重视学校整体环境的创设工作,组织开展校园文化、体育、艺术以及适宜的户外活动,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好精神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04
扎实做好大班额化解和控辍保学工作各级教育行*部门要积极推进大班额化解工作,压实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在开学期间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各地各校要在开学前后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学校积极开展劝返活动,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返乡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要加强教育关爱,防止辍学反弹。
05
规范有序开展课后服务各地要紧紧围绕全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部署会要求,督促指导学校在开学初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专题工作教师会、班主任会和家长会,加大课后服务*策宣传力度。强化“自愿原则”,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凡是未与学校签订协议的,不愿意参加课后服务的,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更不得收费。制定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提升“辅导类”课后服务质量,创新“兴趣类”课程设置,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尽量指导学生在学校内完成作业,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健全课后服务管理制度,科学制定课后服务计划和方案,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做好上学期课后服务费收支情况公示,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06
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各地各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加强家校沟通,把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每个家庭、每名学生,争取理解与支持。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各地教育行*部门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
07
稳妥推进实习实践重点抓好实习期间疫情防控和学生安全工作,制定预案,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严禁学生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卫健部门明确说明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