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10日,省旅发委主任丁晓群率省旅发委相关处室负责人、部分专家学者和旅游观察员组成的联合考察调研组赴宜春调研旅游工作。调研期间,丁晓群主任与宜春市委书记邓保生、市长蒋斌及有关县(区)领导召开了宜春旅游调研座谈会。丁晓群主任在座谈会上把脉宜春旅游发展,提出宜春崛起十大发展建议,均是干货。下面德安杰小编为大家独家呈现。
宜春是我的“原乡”,我是宜春丰城人,又因为我生长在上饶,地理上离我比较远,似乎是“远乡”,但归根到底,感情上始终是我的“心乡”,心灵上一直牵挂这片土地。从全省旅游布局上来讲,赣西这一块,按照聊天口吻讲是“已然春心萌动,正待春意勃发”了,保生书记、蒋斌市长多次邀请我来,所以我们这次特意组建一个复合成分的调研组,专程到宜春进行为期三天的深度调研。今天进行一次成果性小结,每个成员必有所观,必有所思,必欲其言。
从江西布局上来讲,赣西对江西十三五发展不可或缺,因为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十三五一系列举措,赣西一片,宜春这一块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宜春发展旅游而言“十三五”是特别战略机遇期,对全省旅游而言宜春是一个重要战略领地。如这一块做好,江西十三五,现在我们提出打造万亿旅游产业,马上要开旅发大会,要提出这口号,那么宜春这块份额我是十分看重的。前面,各位领导、专家发言谈得很坦诚,很有见地,我非常赞成。这次来,我有一个切身感受,对宜春怎么帮助?例行工作如*策、项目是一个方面,我觉得这次和今后我们要加大智力助旅的援助力度,通过广泛收集信息资料,把我们听闻所见,深思熟虑和思考的一些心得,提炼出来为宜春所用,这就是我们善良的动机。
首先,大的概念,宜春这一块包括铜鼓、万载、宜丰,要注重解读“生态”二字,不管生态立市、还是生态立县,生态二字比较专业,但生态要朝着生态产业转化,也就是生态红利怎么释放的问题,建议宜春包括铜鼓,要打造生态旅游综合产业,怎么解读?即习惯所说:“多产业协同、多规划融合、多机制并轨、多力量推动”等等,要体现这种理念。
其次,宜春发展要有超常发展思维,感觉宜春旅游开始全面动起来了,所以要有超常思维,即超常的发展视野,超常的推进机制,超常的市场营销,超常的联动格局。
第三,地理区划上,宜春处于中三角位置,如曹教授说的重点“向西”。我也最近在思考,研究旅游市场根本依照、主体依托的问题,不要好高骛远,本地和周边是基数,外围是添数,二者之间合理便是系数。
第四,目前我们所欠缺的是对旅游规律的把握和市场运行的能力。我们江西一些干部过去“谈农业谈半天,谈工业一支烟”,我加一句话,那就是“谈旅游刚搭边”。当然,旅游我也不能算太懂,如以不懂之认识的领导力量主动硬性介入旅游体系,看似在推动很大,其实危害也可能很大。
第五,在这次调研之后帮着宜春想了三句话:“追忆神话、寻找童话、创造佳话”。追忆神话怎么解?我们宜春这一块谈到很多古代的问题,包括古文化传承和禅宗,就是对于“古”的问题,不能总是沉湎于曾经的繁华,曾经的自豪,令今人听起来有遥远感乃至疏离感,而是要让来访者与古文化能够对话,可以触摸。那么寻找童话,就是在生态综合旅游产业时,应当制造一种“秘境”。当然是开放的秘境,不能什么都说透,什么都看透,什么都玩透,要有所保留,才有后发优势。创造佳话,就是通过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使得宜春,包括铜鼓、万载、宜丰成为由绿而富,由富而美的绿色崛起新板块和江西旅游“新天地”。万载资料今天谈到了七八个目标,如打造古镇,如打造中国什么什么,但目标太多,所谓超常不等于急,要注意急与缓的问题,避免一哄而上,靠打人海战术来解决问题。旅游属于非常细腻、非常注意人性、个性、特性的行业,要避免战略太多、口号太杂的问题。
第六,市场板块立足中三角,不要想太远,就是南昌、长沙、武汉,把这块客源文章做足,足矣!这一块稳定客源,就是对其他客源起示范作用。不能指望“近邻不和睦”而想“远邻来善交”,很难。
第七,环境上,提到了铜鼓微笑理念,就如几位处长提到的“和善环境”问题,铜鼓客家人好客,旅游切实需要和善,不然游客心存戒备,这比交通的便捷性更重要,更持久。
第八,养生问题,养生养什么,很多人会过多关心养静,我觉得应当是宜动宜静皆有,养眼也是养,养心也是养,养学也是养,养性也是养;最后是养人,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和战略上,还应当深入解读,精心谋划。
第九,差异性吸引问题,市场也是个问题,一定要明确,资源在哪?产品在哪?客源在哪?需求有哪些?这个是基本问题。每个地方是不同的,有不同答卷,每个地方也许有相似、相近之处,但各个地方客源、产品需求有差别,必须把这个问题搞明白,要想清楚才好。全县百姓上下思想如果不解放,态度如果不开放,民众如果看不到远景,那么旅游的困难会很多,瓶颈难以突破,甚至相当一段时期不受市场追捧的窘境反而会令人失去信心。
第十,超常思维。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一年之间,就想取得轰动性效果,有时候需要慢炉细火,应当有超越的意识,超越的判断、超越的建设、超越的管理。
如果整个宜春旅游服务体系能适当优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种超常超越实现才有可能。我觉得优质旅游发展环境和优质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比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更显得难,也显得更重要。现在,大家呼唤大众旅游时代,大众旅游时代和小众消费供给是问题的两个面,不是说大众旅游时代像自然地老天下雨、水到渠成一样来了,而是一定要把小众消费供给考虑清楚。就如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提升是对不同群体有不同标准的提升,有些乡村旅游刚刚起步,有的发展在中等状态,有的达到一定境界,乡村旅游不是千人一面概念,不能制造刻板的标准,即便制定标准也应当是引导式的,而不是约束性的,要鼓励创造各种模式。
乡村旅游,“何为乡思、何为乡情、何为乡俗?何为乡音、何为乡愁”?要回答好才能做好乡村旅游。比如看了袁州区新康府庄园,他就有一定的落地实践,非常贴近民众日常生活,虽然看上去有点混搭,管理上还有待提高。这次看下来,宜春乡村旅游已初具雏形,当然,还要加大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一定让企业充分接触市场,一定让企业跟着市场转,我们跟着企业服务,这样链条才对,而不是企业跟着领导转。我认为,市场认可,可持续性发展才是对的,游客不是一个统一体,游客是自由体,自由行走、自由选择、自由感悟、自由发声的一个群体,有感觉不舒服就会说出来,想上哪就上哪。我们的功夫要用在增强吸附力上,让千千万万的自由体汇聚到我们这儿来。
古的东西,包括禅宗等等,要注重-“不求其远,但求其朴”。古风以朴为归为要,动不动就宣扬上下几千年然后这里有什么,不要停留回望历史和陈述故事阶段,我建议古代东西在宜春要故事新编,古话新说,就像我路上跟导游交流的,你面对车上不同群体,琢磨怎么说怎么讲,不要老一套,总讲故事穿越几千年而让听者云里雾里。旅游时候,要把智商放下,把情商提高,在那种氛围下松弛一点,放松才能吸收负氧离子,紧张状态怎么吸附?负氧离子与人体呼吸系统是对应关系,深呼吸才能与氧气充分交换,人就越能放松。
在红色旅游上“不求其宏,但求其奇”。主席避险福地,不要去攀比我的渊源比井冈山早,历史比瑞金还如何,他们红色旅游早已是成熟的板块了,宜春在红色旅游方面突出做“奇”的文章更妥。在生态绿色方面-“不求其博,但求其韵”。绿韵如何,韵如何跟旅游关联上,不仅仅是基色,还是调色。比方说,你说森林覆盖率87.4%和88.4%对游客有意义吗?我个人认为没有,但绿如何注入到我们所有旅游链条和产业中去,才是最适用的,其实,在游客心目中,很简单,就是如何让游客感受、感触、感悟得到绿色环境之美、之爽、之欢愉才是真道理。
我认为旅游业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产业,不管世界科技怎么发展,对宇宙研究如何深入,旅游将永远是人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同时,也是最丰富的领域,且是虚拟形式无法替代的现实状态。此行一路观察,令我很感动的是从邓书记、蒋市长开始,包括沿途接触到的各级领导确实对做旅游是一见钟情、一往情深,有些甚至痴情不返了。我想在这么好的氛围下,我们如果不抓住最好的时代,最好的背景、最好的领导力量,我们就会有愧于宜春这片土地。
寄希望于赣西这一块的绿色崛起,旅游兴起,也寄希望在整个江西旅游发展中宜春创造新的经验和创造新的模式。“超常、创新、市场”对宜春至关重要,要力争用最能干的人、最强的领导力量、最雄厚的资金做市场营销,每个地方应当有高规格真正为旅游谋事说话出力的组织机构,单靠一个旅发委是单薄的,是难以胜任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的。
旅发委是借景造势,借势发力,借力成事的工作部门而已。我们一行人要为宜春默默祝福,暗暗使劲,我们能做的事尽己所能,把宜春旅游事情办好,把宜春旅游事情办好了,也就是把江西旅游事情办好,把江西今天旅游办好,就是为江西旅游明天办好事、做实事。借此机会,我们作一个简短交流,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宜春从今天出发向着生态旅游综合产业迈进,必将会有更加感人宜人迷人动人的明天!
策划江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