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宜春市新地标宜春旅游集散中心设计方案公布
TUhjnbcbe - 2021/5/6 15:10:00

▲宜春市游客集散中心

宜春市旅游集散中心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年11月1日中标。

项目概况

宜春市旅游集散中心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高铁站西侧。规划用地位置范围:北至袁州大道,西至宜阳东大道,东南至高铁西路。地块呈南北长东西短的矩形,南北长约米,东西长约米,总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

宜春市旅游集散中心核心定位是打造以游客服务为核心,辐射周边、服务本地的文化旅游服务综合体。主要功能包括游客服务、商业服务、文化服务、商旅服务等四大功能板块。以旅游为依托,充分发挥项目的地理优势,着力打造“城市会客厅+城市旅游服务综合体”模式的城市新名片,既是外地游客出游宜春的首个参观景点,又是宜春市民全新的文化休闲场所。

设计理念

宜春是禅宗圣地,禅宗“一花五叶”有“三叶”(临济宗、沩仰宗和曹洞宗)发祥于宜春,项目设计以禅宗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将禅文化以莲叶的形式体现,形成俯瞰为莲,仰视为山的建筑形象,同时将宜春的自然文化、月亮文化融入建筑形态之中,打造属于城市的月亮观光栈桥、赏月平台等,禅月相通,天人合一。

整个建筑形态高低起伏,跃然于用地之上,与周边的城市地貌相融合,建筑总体高度控制在32米以下,最高点不超过70米。四大功能板块占据矩形用地的四角,以廊桥为纽带将四大功能连接,藏于莲叶之下。为了避开南侧高铁与西侧高架桥的影响,将商旅服务功能设于用地的东北角,东南和西南角分别设置商业服务及游客服务功能。地面层十字型的架空空间面向城市的各个方向开口,能有效的导入和疏解人流。

项目设计的一大亮点为约2万平方米的可上人绿化屋面,屋面设置栈桥、瀑布、花海、漫步平台等自然景观,形成城市与自然的全新对话平台,将屋顶打造成宜春旅游的特色景点。屋顶与地面的架空层形成双层双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给城市市民提供最大的文化共享空间,形成包容开放的城市建筑。

为了与东边的高铁站进行人流的无缝衔接,规划在两者之间设置一座连桥,游客可以通过连桥直达游客集散中心,形成高铁站功能的延续与拓展。反之,连桥的存在也能更加方便游客的出行。

建成后的旅游集散中心集游客服务、旅游管理、商品展销、智慧旅游等现代旅游功能于一体,打造一个核心旅游景点融合四大主题功能业态的模式,它的建成将成为宜春市中心城区又一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宜春市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江西宜春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招标单位:宜春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标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方云飞

设计团队:方云飞、李平、王啸天、梁增贤、陈青、冯晨、李楠、颜裴成、吕鹏飞、张伟、路玥

中标时间:年11月1日

本文资料来自: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宜春市新地标宜春旅游集散中心设计方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