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祥和,田野禾青,望去赏心悦目。公元七四二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元年的一个春日,一行人从江南西道宜春郡(不久改称袁州)城外,向东南20里开外一个叫合浦的地方逶迤行去。车辚辚,马萧萧。硕大的车轮上,绑扎着齐整的蒲草,锦披华盖,轮声微微。宜春郡太守李璟与一干吏员人等,簇拥着从京城长安远道而来的朝廷使臣齐延邱,也簇拥着这辆华贵与礼敬的空车,骑马执旗缓行在这乡间的土道上。
他们奉玄宗皇帝李隆基的旨意,要去接迎一个重要而又神秘的人物,他隐居在偏僻荒远的合浦山中,也常在山水秀奇的这一带徜徉,或垂钓,或吟咏,踪迹无常,形影屡现。距此时一百多年后的唐代江西第一个状元宜春人卢肇,曾在他的《震山岩记》中写到这位神奇人物:“宜春郡东五里有山,……其西北有石室,临游溪之涘,邑人彭先生尝钓岩下”。
郡城东面的这座山,今天叫震山,也叫颜山,震山是卢肇状元后来改的名字,当地人俗称鸡笼山。游溪就是南庙河,也叫南河,水边的石室,一个不大的石洞而已。此处林木茂密,河溪清丽,风景十分迷人。住在合浦的彭先生就常闲步到这里钓鱼赏景,坐忘归程。
这位“彭先生”,就是皇帝使臣此时要迎他去京城长安的奇特人物,一行人正是为他而来。
彭先生是谁?
古代的震山,原来叫呼冈,几座山峰连绵,犹如父子相呼,所以得名。山麓是从大仰山宛转而来的南河。河水碧莹,岸柳掩映;加上芦苇飒簇,卵石浅露,又依傍着峭岩石洞,鹭鸟时飞,真是栖脚的好去处。而此地正是宜春城通向合浦的道路要津。彭先生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是从哪来的,有什么背景,且让我们慢慢说来。
原来彭先生名叫彭构云,自号宜春郡山人,他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彭氏江西始祖彭征君。
彭氏流衍悠久,名播华夏,得姓于上古尧帝之时,距今有四千年了。那时有一个叫彭祖的杰出人物,善为农耕,长于烹饪,特别是会调制一种叫“雉羹”(用野鸡肉做的汤)的食品,尧帝非常喜欢吃。彭祖因功后被封到徐州,建立了大彭国。彭祖很会养生,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岁,留下丰富的养生经验。比如一句“恨枕高唾远”,让我们知道养生不能睡高枕头,吐痰不要用力气,那会耗去精气神的。当然,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彭祖这个人其实后来成了彭氏很多部落的名称。一支彭人来到江西,北面的大湖就叫了彭蠡(现在叫鄱阳湖),最后立县叫了彭泽县。还有很多彭人部落迁向西北和西南,所以四川有彭山,甘肃有彭州,河南有彭水,以彭姓命名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彭氏历代英才辈出,比如汉朝大将彭越,大司空著名学者彭宣,北齐陈留王彭乐等等。江山代有才人出,自然接下来就是彭构云了,家世渊源决定了他是好学的,有如远祖彭宣一样,他自幼精研易经,又善于养生,追寻生命真谛,乐于隐居。当然,我们不能确定彭构云是何时来到宜春的,或者,他是跟着父母祖辈来的,都不能肯定。但是,彭构云成为宜春人,又不是毫无原因的。我们知道,他的同样精于学理的祖上东汉时的彭闳,曾经以仪郎身份任职宜春,主宰地方。彭闳的后裔彭翼封宜春候,今天查阅《袁州府志》,大名就列在封爵榜中。根据推测,彭构云的祖父彭景直,应该是在前辈的影响下,知道了宜春这个山水胜地,在盛唐时就携家到了宜春。那个时候,拥有六千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唐王朝,富足繁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寻找幽静的士大夫们,便从人烟稠密的北方中原,向偏僻安闲的江南山区迁徙。彭构云就这样成了宜春人,他的祖上世居瀛州河间,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市,离宜春辗转有数千里之遥。
为何召他?
唐朝立国年,前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后有李隆基的开元之治,唐王朝达到盛世。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在位45年可圈可点,是执*时间最长的唐朝皇帝。为了帝国兴盛,他曾多次下诏征贤,所以人才汇聚朝廷,国家气象焕然一新。但到后期,他贪恋后宫,又笃信道术企求长生,一身精神都松懈了,搞出不少事来,直到安史之乱发作。不过,他非常好学,擅长*老和道家之言,又肯下功夫,竟然亲自动手把老子的《道德经》注解了一遍,出了专著,并要求全国无论官吏庶民,都须家藏一册,勤加学习。就是当时的科举考试,也加入了《道德经》的内容。同时向全国征辟善*老道术的才人隐士。著名道士张果老,大诗人李白,都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唐玄宗身边的。
恰在此际,袁州太守李璟上书向他推荐了宜春的彭构云。
这年是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玄宗换了一个年号,心情甚好,得知遥远的南方宜春竟然有这么一个正中他下怀的人物,欣喜不已,立即下诏,“玉帛”(诏书写在绸布上)召他前来。
彭构云有什么本事能让玄宗动心召他前来见面,欲任他为朝廷官员呢?
其实构云这年30岁不到,却已经是一个饱学之士了。他承接家世渊源,精研易经和老子,尤其在“阴阳图纬”方面,有惊人的造诣,能够预测天下大事和人生祸福吉凶。
阴阳者,是宇宙人生的根本,掌握了阴阳精髓,也就吃透了古人心向往之的“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图纬者,简单说就是对易经八卦的老祖宗“河图洛书”,不仅有深刻的把握,而且能利用对“河图洛书”的分析测算,对万事万物有准确的预见性判断。哪个人不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哪个皇帝不想预知自己的祸福吉凶乃至寿数并追求长生不老。从古至今,多少人研究易经和*老思想(*帝和老子创生的道家思想),但有影响有造诣的人很少很少。
彭构云就是这极少数人中极为优异的一个。
他生性沉静,寡欲少嗜,耕读静养之外,不愿出仕为官。托祖上的福荫,他找到宜春郡城外的合浦,这么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去处,宁肯隐居起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灌园种木”,“藜杖瓮牖”的农家简朴生活,与世无争。
不过,金子总是要闪光的。他的非凡才学,尤其是高洁的德行,慢慢就传到二三十里之外的宜春郡城里去了。出于好奇,也出于玄宗征贤诏令的促动,先是宜春县令刘尊,后是袁州刺史李璟,先后接踵来访,确实了解到彭构云不凡的才识和学养。出于礼貌,彭构云也会到州县去拜访他们。途中,他又发现游溪呼冈下这一胜境,于是留连忘返,垂钓吟哦不辍,有时就在岩洞中歇息。炊火钓纶,引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