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江西省出现多轮降雨天气过程,降雨强度大、过程范围广、累计雨量大,落区重叠致灾风险高。江西省气象部门夯实6小时风险预警、3小时风险通报、1小时风险叫应的强降水“”风险预警服务机制,迎接汛期“大考”。
迎战“端阳水”
“石市镇近一小时降水量达到33.9毫米,且降雨将加强并持续到中午12点前后,雨情严峻……”
6月3日5时40分,宜春市宜丰县石市镇副镇长张坤明接到县气象局电话后,立即驱车奔赴辖区最大水库——光华水库察看水情,迅速组织辖区村干部及应急队员开展下游居民区以及镇防汛重点责任区的摸排。
看着雨势不断加强,张坤明收到暴雨红色预警后果断提出:“先撤人,再撤物,所有镇村干部立即组织村民撤离!确保不落一人!”本次降雨过程,石市镇24小时最大降水量达到.5毫米,除了有几处山体塌方以外,未出现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现象。
5月29日至6月6日,江西省出现较明显的“端阳水”。从5月29日8时至6月6日14时,全省共有36县(市、区)个观测站降水量超过毫米;赣县、高安、信丰、崇义等地有6个观测站出现特大暴雨,24小时最大雨强出现在赣县韩坊镇,为毫米。
针对这次暴雨过程,5月26日,省气象局向省领导及有关部门报送《气象呈阅件》指出,未来10天江西省降雨仍将持续,5月29日至31日自北向南有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并于27日开始每天向省防办等单位报送专题决策服务材料。
省气象台密切跟踪天气形势,加强会商研判,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快报1期,滚动制作《6小时雨量预报》16期、3小时快报44期、1小时快报63期,开展强降雨语音叫应次、短信叫应次。
5月30日、6月1日、6月3日、6月5日、6月6日,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联合省通信管理局,分别向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崇仁县、高安市、宜丰县、铜鼓县、婺源县、赣县区启动暴雨红色预警短信发布流程,全网共发布9次。
备考“第1号洪水”
“端阳水”刚刚结束,一轮新的强降雨又蓄势待发。
“未来10天江西省多降水,12日至14日有一次暴雨天气过程。”6月10日,一份《气象呈阅件》送达省领导及有关部门。当天,江西省常务副省长梁桂两次听取省气象局近期天气预报和防御建议汇报,要求加密监测和会商研判,“”强降水预警叫应机制要精准发力。
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6月11日18时,省防指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12日10时,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省气象局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严格落实“”机制,全力应对强降水过程。
在汛情严峻的抚州市南丰县,从12日19时18分开始,气象部门先后电话叫应多个乡镇。太源乡潭湖水库6小时累计雨量已达毫米,但因为预警、叫应及时,截至12日23时44分已转移受威胁群众10余户40多人。
受持续降雨影响,14日4时30分,赣江年“第1号洪水”在上游形成。14时,省减灾委、省应急管理厅紧急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迅速调拨一批救灾物资,支持相关地区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抗灾救灾工作。
早在13日,省防指发布调度命令,自13时起,万安水库维持出库流量泄洪,峡江水库(水利枢纽)半小时内均匀加大出库流量至立方米/秒(含机组满发)维持泄洪;贡江流域沿线各水库(电站)从15时30分起泄洪闸门逐步全开,恢复天然河道。多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已行动:省气象台联合省水文监测中心发布江西省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从11时20分起,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在鹰厦铁路青州至西陂等线路区段启动应急响应;龙南市决定对全市部分学校予以停课。(付彧、万昕成、刘波、盛志军、涂婷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