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打造全域式人民调解宜春模式
TUhjnbcbe - 2024/5/21 0:12:00

有纠纷,找调解。在宜春市,人民调解组织遍地开花,他们可能是熟社情懂民意的网格员,也可能是接地气亲邻里的乡贤调解员,群众解纷“最多跑一地”。

近年来,宜春市司法局坚持“司法为民、调解利民”的理念,不断探索建立多层次、宽领域覆盖的全域式人民调解新模式,构建了社区+网格调解、乡贤+亲缘调解、园区+产业调解、专业+特色调解等“多平台、跨领域、精准化”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调解工作向纠纷源头防控延伸,全面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文/图叶婷记者方维芳

三阳镇调解委员会调解企业园区工资支付有关纠纷

调解驻地企业与群众的房屋买卖纠纷

社区+网格调解他们熟社情懂民意

近日,丰城市段潭乡排前村章家组章某根家,婆媳因家庭琐事大吵起来。邻居见婆媳俩争吵愈演愈烈,甚至大打出手,赶紧联系了村干部及网格员,请求帮忙调解。正在开展平安志愿巡逻的排前村网格员陈式权闻讯立即赶至。通过邻居的叙述及与婆媳双方的对话了解,陈式权渐渐拼凑出了事情的经过以及婆媳矛盾的由来。

“我今年80多岁了,又有高血压等疾病,在家照顾小孩已有点力不从心,但儿媳妇却成天好吃懒做,这日子没法过了。”徐某秀肿着眼睛哭诉道。

“家庭应该以和为贵,遇到任何问题,不要冲动,实在不能私下沟通解决的,还可以寻求人民调解等司法帮助!”经过陈式权的耐心劝说,婆媳二人最终冷静了下来,表示会共同承担照顾小孩的家庭责任,一起家庭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近年来,宜春市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不断深化创新网格化管理工作,构建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网络体系,助力社会矛盾调解工作,力争所有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为维护辖区的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在靖安县清华社区,说起网格员刘金才可谓无人不知,以网格员刘金才名字命名的“金才调解室”是社区化解矛盾的主渠道之一。“金才调解室”以社区为单位,将纠纷调解、民生服务、社区安全等事项全面纳入“网格化+扁平化”管理,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年成立以来,“金才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件,为居民挽回经济损失多万元,清华社区民事转刑事案件为零,群体性事件为零,民事纠纷逐年下降。

宜春市司法局基层管理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民调解员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来自基层和群众,网格员不仅贴近民众、了解风俗,还熟知社情民意,能让一些具有属地性、民生性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就得以化解,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

乡贤+亲缘调解他们接地气亲邻里

“还是老书记说话有分量,一出马就把问题解决了。”近日,宜丰县花桥乡党委相关负责人握着雷卫次的手,深有感触地说。雷卫次是花桥乡老支书调解室成员、白市村党支部原书记。

花桥乡是宜丰县的工业大乡,辖区内企业较多,外来务工人员也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前些日子,某企业的大货车将村里的道路压坏影响出行,村民们聚集在村部通往某企业厂房的马路上,阻止大货车通行,造成马路严重堵塞。接到任务后,雷卫次立刻赶往现场。

“雷书记是老书记,他能做中间人,我们放心,话说得明白,道理也晓得,企业也答应把路修好了,这下我们安心了。”与企业达成共识后,白市村村民代表刘荣如面露喜色地说道。

“我们花桥锂业资源丰富,货运车辆往来较多,人员流动大,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容易出现,老支书调解室的老党员、老同志党性强、威望高、群众工作办法多,有他们调解,许多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能得到化解。”在花桥乡从事调解工作17年,现任乡司法所所长冷兆华告诉记者。老支书调解室成立两年多来,已成功调处涉及劳务、资源权属、邻里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60余起,调处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98%。

乡贤调解员熟悉山林权乡规民约、了解村情民意,能够妥善运用法理情化解矛盾。老支书调解室只是宜春市“乡贤+亲缘调解”民调工作模式的探索之一。宜春市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乡贤“参事会”、乡贤“矛调室”等平台,打造了如丰城市的“母舅坐上”、万载县的“缘桌调解”、高安市的“好人调解”、宜丰县“老支书调解”等一批在群众中“叫得响、信得过、做得好”的优秀调解品牌,人民调解社会化新路子越走越宽。

园区+产业调解他们懂行规知行情

“太感谢你们了,帮我挽回了5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货车司机马某拿着三面锦旗来到高安市汽运产业纠纷调解中心,握着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

原来,马某因与高安市某汽运公司因挂靠车辆问题存在很多矛盾,抱着试试的心态,马某到高安市汽运产业纠纷调解中心请求调解。调解中心接到该起纠纷后,派多名调解员多次与公司负责人、马某本人做思想工作,详细讲述相关法律法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耐心调解,僵持不下的双方最终成功签订了调解协议,此起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高安市在汽运、建陶两大产业基地建立驻地调解中心,调解触角向产业一线延伸、向企业车间下沉,涉企纠纷案件结案周期平均为7.35天,结案时限缩短了92.2%。

在奉新县高新园区,企业只要遇到什么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卢调解工作室”。“老卢调解工作室”自年挂牌以来,近十年时间,已为园区企业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余起,涉案金额数亿元,调解成功率达到96%以上受到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有矛盾找老卢”已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宜春市从内部建立和完善园区企业调解矛盾纠纷制度,推出的“矛盾不出企”做法,探索以园区为主的模式,将“矛盾不出企”工作向支柱产业、产业集聚地延伸,在全市10个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全市涉企纠纷“矛盾不出企”,把矛盾预防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专业+特色调解他们肯奉献有担当

宜丰县某小区是实行业主自治的小区,由于小区并未有物业公司入驻,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和服务,并收取相应的物业服务费用。

年,小区业主委员会向社区寻求帮助,希望妥善解决部分业主和商户未交纳物业费问题。崇文社区依托物业纠纷联合化解“”机制,联系矛盾双方进行现场调解,通过耐心的释法明理,3户业主表示今后会按时交纳物业费,并当场补交所欠物业费。经过后续的上户调解,商户也承诺会在约定时间内交清所欠物业费,至此此事取得圆满结果。

这只是宜春市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春市全面推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平台建设,在市县两级,围绕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物业纠纷等领域,建成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平台65个,不仅实现重点行业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还因地制宜推动特色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哪里矛盾纠纷集中,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

明月山司法局与明月山妇联、温汤派出所、新温汤人党支部联合组建“温汤妈妈”调解队,通过走访各小区,挑选出“新温汤人”中群众基础好、威望高、有热心、有爱心、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女性作为“温汤妈妈”调解队成员,通过“温汤妈妈”调解队,发挥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处、引导移风易俗等作用,探索景区社会治理新模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造全域式人民调解宜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