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全国*媒信息公共平台」
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记者邹海斌通讯员张玉琦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9月7日,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中心小学六(3)班教室里,语文老师高雨曼朗读着课文,孩子们仿佛沉浸于丁香花海,闻到了丝丝甜香。
高雨曼是吉林长春人,年婚后来到丈夫的家乡宜春,应聘到一家制药企业上班。年,她产生了当老师的想法。“我丈夫是一名教师。每次听到孩子们叫‘老师好’‘师母好’,我都感到特别幸福。”高雨曼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从企业辞职后,高雨曼沉下心备考,终于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去年,高雨曼通过考试,正式成了袁州区寨下镇寨下小学一名语文老师。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去寨下小学报到的那一天。”高雨曼说。开学第一天,她站在四年级教室里,17个学生娃乌亮的眸子看着她,是那么的纯真、干净。从小在城市生活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乡村孩子的渴望。
“这些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有的脸脏脏的,有的头发蓬乱,有的衣服裤子不合身。”看着这些孩子,高雨曼忍不住流泪。从那以后,她像是憋着一股劲儿,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孩子们语文基础差,她就让学生勤写生字、多背课文,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
当年的期末考试,高雨曼带的班在全镇17所学校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和正常的小孩相比,这些留守儿童缺失了太多的东西,不能让他们在受教育上有遗憾。”高雨曼拼尽全力去教他们。
高雨曼注意到班上一名女生常年穿着短一截的衣服,读二年级的弟弟是学校有名的调皮蛋,便主动去家访。原来,姐弟俩的父亲入狱,母亲改嫁,只能跟着80多岁的曾祖母生活。“我时不时地表扬她作业写得工整、上课认真听讲,想着法子奖励一些文具、生活用品给她。”高雨曼说。在她的悉心呵护下,姐弟俩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进步。
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突出,高雨曼被调入寨下镇中心小学教书。寨下小学没有五年级,高雨曼教的17名四年级学生,也跟随她一起到镇中心小学上学。这是她最开心的事。
秋季开学前夕,丈夫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城里一所小学想借调她去教书。这样一来,她就不用在家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也会有更多时间照顾5岁的儿子。高雨曼却急了。她理解丈夫的关心,但她割舍不了自己教过的孩子。她说:“乡村教育更需要我,我只想做自己想做和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