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小年祭灶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TUhjnbcbe - 2023/8/3 21:07:00
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30308/13340642.html
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30308/13340642.html

腊月二十三,与春节只差了六七天,民间称作小年,也是过年的一个演习。

在小年这一天,民间有一些习俗。诸如祭灶、扫尘、贴窗花等。

腊月二十三,诸神上天,自这天之后,一直到年三十,都有‘乱赶婚’一说。

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

有传说,灶神是玉帝派来监视人的,而小年这一天,灶神也上天汇报工作、过年去了,人间便再无谁监视,人们便把灶神上天后到年三前的日子都看作好日子。

民间还有谚语: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足可见,在古时候,小年之后,结婚的人不少。

事实上,就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小年之后、春节之前结婚。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可能婚礼还少一些,若是往年,这两日,在乡村,到处都能看到婚嫁的热闹。

年轻人外出打工,忙碌了一年,挣得了辛苦钱,回家娶妻过年,这是双喜临门,大家都想讨个好彩头。

看来,古人也是这样想的。

今天是小年,灶神估计此时也收拾着行装,要准备上天了。有些地方会有祭灶的习俗,小时候我也常听母亲讲,说今天是灶王爷上天的好日子,清晨起来,便不可乱说话,以便影响灶王爷的心情。

母亲并不信什么灶王,只是她觉得,到了腊月,还是应该有些忌讳。

我们家从未祭过灶王,但小时候,母亲在这一天,会把烧了一年的灶打扫干净,说是除尘也好,说是给灶王爷打扫厅堂也好,总之会有那么点意思。

但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专门祭祀灶王,祈求来年平安。

南宋文学家范成大曾有一首《祭灶诗》,以记录当时家家户户祭祀灶王的情景。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这是有钱人家的祭灶王,而穷苦人家,自然是拿不出这些东西的,相对来说,也就寒酸多了。

北宋的吕蒙正有诗云: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此时的吕蒙正家境贫寒,连给灶王祭祀也只有一碗清汤一首诗。

这两相一对比,贫富差距可见一斑。

当然,这只是在吕蒙正发迹之前。

吕蒙正生于五代十国的乱世,出身于官宦之家,奈何他的父亲有多房妻妾,而他的母亲与正房夫人相处不好,屡遭排挤,最后正房夫人连带他与母亲一并赶出了府。

母子二人孤守寒窑,非常窘迫。但后来,吕蒙正发迹,官运亨通,一直做了大宋朝的宰相。他曾有一篇千古奇文《寒窑赋》,相传是为了劝诫太子而作,但也确实写了他从贫穷到富贵的经历。

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吕蒙正那篇《祭灶诗》被灶王看到了,五代十国的乱世才结束,北宋建立,而吕蒙正的才有机会高中状元,从监丞一路做到了宰相。

乱世终结,乱世的文章不值钱,但盛世的文章是值钱的。

宋之一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但凡有学问的人,大都做了官。如今我们知晓的那些宋代的诗人、词人,无一没有做官。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虽然于历史来说,可能有一些屈辱的过往,但于文人来说,那是一个文人最幸福的时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今天小年,我亦无清汤,更无诗,只有短短数语,以祭灶王。小女子不求官至宰相,但求来年家宅平安,和乐顺序。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年祭灶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