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日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因为这一天太阳到达*经°,天气渐渐暖和,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日子即将来临。
年的立春日是在2月4日,这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三十,也就是说今年是在大年三十立春,韩国人在这一天却要贴白色的春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韩国的春联
中国传统的历法,在汉字文化圈的很多国家,至今仍然沿用,因此,韩国人也过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韩国人过农历新年一般不贴春联,他们的春联是在立春日那一天贴,在韩国,春联称为“立春榜”、“立春贴”和“立春书”等等,立春榜最常见的对联,就是“立春大吉,建阳多庆”,还有“父母千年寿,子孙万代荣”、“扫地*金出,开门万福来”等等,韩国虽然已经废除汉字了,但是,春联一般还是用汉字书写,因为正月初一是在立春、雨水这两个节气的前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韩国的春联也是在正月前后张贴的,而今年的大年三十正好是立春日,因此,韩国人今年贴春联的日子与中国人贴春联的日子差不多是在同一天。
韩国人曾经长期使用汉字
不过,韩国的春联与中国的春联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韩国的春联是白纸黑字,为什么韩国人用白纸写春联呢?
韩国的立春榜最常见的对联
春联起源于中国北宋时期,有三个来源,分别是宜春帖、桃符和延祥诗,我们现在的春联,就是宜春帖、桃符和延祥诗三者长期互相影响、互相发展的产物。
宜春帖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立春日这一天,人们用彩色的纸剪成“宜春”二字,贴于门柱之上,后来,也会在门楣上写上一两句吉祥话,因为正月初一正好是在立春节气的前后,因此,宜春帖是春联的一个重要起源之一,与此同时,古代的皇帝在立春日这一天,也要求翰林院的文人向皇帝进献帖子,文人向皇帝进献的帖子,称之为“延祥诗”,延祥诗一般是歌颂皇帝的恩德、称颂太平盛世,也有一部分内容是谏言。
因为立春日有贴宜春帖和写延祥诗的习惯,所以,现在的韩国人,仍然沿用了在立春日张贴春联的习俗。
在中国古代,过新年的时候,人们喜欢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櫑二神,称之为“桃符”。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里,认为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这棵桃树的下面,住着神荼与郁櫑二神,他们是主管万*的神灵,如果有*怪作祟,神荼与郁櫑二神会将*捆绑起来喂老虎,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喜欢在桃符的上面写吉祥语,现在的楹联即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宜春帖、桃符和延祥诗到了五代、北宋时期,逐步发展为春联,一开始的春联并不是必须用红纸书写,准确地说是用彩纸书写,各种颜色的纸都可以写,只要看上去喜庆就可以了,以红纸居多,过年的时候,也不是家家户户都必须贴春联,写春联用红纸起源于明代,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必须贴春联的习俗也起源于明代,而且都与朱元璋有关。
明太祖朱元璋
根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记》的记载,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要求每年春节的时候“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于是,过新年,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习俗就成为了定制,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要求春联必须用红纸书写,在中国古代,红色的物品一般是用朱砂染成的,“朱”与“红”同义,春联用红纸书写,也象征着大明王朝江山永固。
同是汉字文化圈国家的韩国,仍然继承了明代以前贴春联的一些习俗,所以,韩国人一般在立春日贴春联,而且春联喜欢用白纸书写,为什么用白纸呢?因为人们平时书写用的纸,都是未经染色的纸,未经染色的纸呈现出白色,也有白纸黑字的说法。
古代韩国贵族的一次聚会
韩国人写春联喜欢用白纸,还与“尚白”的历史传统有关,中国古代有“夏人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的说法,殷商时期的人们尚白,这一传统影响到了今天的韩国。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周武王灭商之后,箕子率领商朝的遗民东奔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后来,李成桂建立的*权,国号为“朝鲜”,即来源于“箕子朝鲜”,古代的韩国人对中国的箕子非常推崇,认为箕子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到了朝鲜半岛,有“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的说法,中国古代的文人到了朝鲜半岛,也认为这里的礼仪、风俗,“颇有箕子之遗风”,因此,商代的一些文化可能影响到了后世的朝鲜半岛,今天的韩国人尚白,其实是与箕子朝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