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凡十年宜春亮出财政改革发展成绩单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宜春日报

砥砺十年谱新篇,奋楫扬帆再远航。*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宜春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今天的宜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抚今追昔,宜春非凡的十年令人自豪,非凡的成就激荡人心。

我们从即日起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栏目,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反映*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历程,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呈现跨越发展的历史图谱,用可感可知可信的成就展示,进一步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以实际行动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支撑

——*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财*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沧桑巨变的十年,也是我市财*改革发展稳步向前的十年。

十年来,全市财*部门积极践行“以*领财、以财辅*”理念,落实积极的财**策,不断促进财*资源高效配置,加快建立现代财*制度,全力推动宜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奋力打造江西综合实力强市提供强有力的财*支撑。

年均增长7.5%

财*实力稳固提升

“随着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市财*实力不断增强,总体呈现‘规模增长、进位提升’态势。”据市财*局*组书记、局长魏松林介绍,-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4亿元增长到.2亿元,年均增长7.5%,总量排名从全省第5位提升至第4位。

全市财*支出规模同样逐年扩大。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年的.3亿元增长到年的.1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0.3%,总量排名从全省第5位提升至第4位,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市发展跑出“加速度”,呈现“争先进位、赶超发展”态势。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有8个,比年增加4个,其中丰城市首次实现“50亿元”新跨越,樟树市、高安市站上“30亿元”新台阶,均上榜全省财*收入十强县。

△宜春经开区江西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

财*实力的稳固提升,同样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更多更大的能量。-年,全市财*部门集成财*补助、专项债券、产业基金等,累计投入超过64亿元支持锂电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擦亮“亚洲锂都”名片;累计争取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资金10亿元,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开展“五贷一保”业务累计.82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人20.67万户(人)。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从建库发布、对外推介、规范流程等方面入手,统筹谋划,规范实施,提高项目成功率,为改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市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的项目共68个,累计投资额.49亿元,入库项目总数位居全省第二、投资额位居全省第三。

民生支出占八成

财*保障精准有力

一条条小巷、一座座老楼“旧貌换新颜”,街头巷尾干净整洁,运动游园清新怡人……漫步城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民生福祉节节高的生动画面。

△改造后的袁州区凤凰街道市建大院小区,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袁州区东湖运动游园,附近居民在这里健步、打球,娱乐健身。

老百姓幸福感提升的背后,离不开财*在民生领域的大力投入。-年,全市民生方面支出累计超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八成以上,年均增长超过11%,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实训中心通过理论+实训的方式,培养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技术人才,让传统中医保健技法发扬光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投入,全面补齐教育短板,教育领域支出年均增长9%。年,全市新改扩建城镇中小学32所、增加学位3.94万个;新增中职学位个,宜春职院、宜春幼专新校区和南昌交通学院墨轩湖校区相继投入使用。

全面加强医疗保障。年以来,全市共投入疫情防控各项资金19.63亿元,其中支持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资金3.96亿元,积极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袁州区洪塘镇西湖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特色种植助民富。

△靖安县罗湾乡哨前村,游客在赏荷游玩。农旅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年来,我市统筹各类资金25.18亿元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年度扶贫资金投入由万元左右增长到5.2亿元,年均增长29.72%。

碧水蓝天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年来,全市节能环保支出累计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9%;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内跨县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及跨设区市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为进一步筑牢底线保民生,我市还通过建立县级“三保”预算重点审查机制和地方财*运行有关情况报送机制,切实防范“三保”运行风险。同时,对全市直达资金实行“5+2”推进机制,确保直达基层、惠企利民,连续两年工作考核获得全省第一。

力促收支平衡

财*改革纵深推进

财*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十年来,全市财*部门按照建立现代财*制度的要求,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财*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各级财*部门牢固树立*府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支出结构。全市“三公”经费支出连年下降,年支出2.75亿元,比年减少1.68亿元,下降37.91%。

据市财*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落实*府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我市多措并举做好财*平衡工作,持续优化财*支出结构,加快建立现代财*制度,全力推动财*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在年发布的全省财*高质量发展考核结果中,我市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名。

近年来,随着*府预算报告越来越公开透明,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也越来越凸显。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我市在全省首批作出跨年度预算平衡探索与尝试,首批编制全口径预算并上市人代会审议。同时,有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市对县和中心城区财*体制调整,并历史性地化解了袁州区“同城同待遇”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财*监管效能,我市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历年来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6.5亿元。年以来,全市财*部门出台专项财*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办法个、操作规程个,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