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孙以聪)报道:近年来,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年在江西省评议考核食品安全工作中总分排名全省第一,年被评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身体上的健康”。
校园食品安全:从“不放心”到“不放松”
为给校园餐饮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保障环境,实现家庭、学校(幼儿园)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机衔接、共同监管,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在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出台《宜春市校园食品安全家长义务监督员管理办法》,在全市全面推行校园食品安全家长义务监督员制度。
宜春市及10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办法》规定的比例基数,聘用、组建每所学校、幼儿园的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队伍。为提升家长义务监督员的监督能力,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现场会等形式,以生动的监管案例和通俗的法律解释,对家长义务监督员进行培训,让家长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和权利义务。
截至目前,上饶市所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名家长义务监督员,已开展义务监督余次。家长义务监督员制度使监督手段得到延伸,监管力量得到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大幅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明显好转。
“小作坊”彰显“大民生”
近年来,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工作中,以监管模式的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助推小作坊发展质量升级。年《江西省“四小”条例》实施之后,宜春市颁发了全省第一张“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开启了食品小作坊监管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步伐。年,在食品小作坊领域首创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大大提高了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积极争取省级财*支持,年争取补贴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经费32.万元,省级小作坊示范点奖励资金7.75万元;宜春市*府拿出了97.3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及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2个,评选出省级示范点31家、市级示范点30家、县级示范点67家。
按照《宜春市食品加工小作坊三年提升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及小作坊示范点创建工作任务,科学谋划、开拓创新、稳步推进,使得全市食品小作坊面貌焕然一新,食品小作坊行业形成了“比、赶、超”的良好态势,一批生产条件基础好、质量安全管控到位、市场信誉良好的食品小作坊脱颖而出。
目前,宜春市共有登记获证食品小作坊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其中樟树市家、高安市家、袁州区家、丰城市家。产品类别主要是酒类、大米、食用植物油、豆制品(豆腐)、米粉(面条)、糕点等,年度,食品小作坊登记数量每季度增长达15%以上。年,宜春将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小作坊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支持全市示范小作坊改造升级,提质量、创品牌。
向创新要监管效能
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将创新融入食品安全工作各环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5+1”工作模式、“食品安全公众行”活动、“十佳食品安全卫士”评选等创新举措获省市场监管局充分肯定。
制定下发《宜春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5+1”工作模式实施方案》,并将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5+1”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宜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年度评议考核县市区人民*府(管委会)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切实推进该项工作的实施开展。食品核查处置工作在做到“产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问题整改到位、行*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5个到位的基础上,探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进一步警示和指导企业认知食品安全风险,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的执法效能,实现核查处置工作的闭环管理。
目前,针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较高的类别,组织相关单位、专家、企业代表、行业协会、消费者代表、属地监管部门,分别召开了大米风险交流会、餐饮具风险交流会和包装饮用水风险交流会,研究不合格食品和问题食品产生的原因,分析发现风险的可能危害、影响范围、严重程度,需采取的防控措施和效果。日常监督和抽检结果显示,三个类别的生产经营条件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抽检不合格率下降明显。
“四个一”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去年以来,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在宜丰县开展试点,探索以“四个一”方式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推动了包括崇文中学、棠浦中心小学、东方红幼儿园等20多所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改造和提升,补齐了校园食品安全基础的短板,有效维护了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
一张“总体态势图”明确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该局将辖区内的86所学校供餐人数、食堂工作人数、食品安全负责人姓名电话、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等基本信息汇总到一张图表,同时根据学校食品安全整体环境、人员培训、设施设备、采购储存、加工制作、售后管理、消杀卫生等全方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综合确定等级,采用“绿”“蓝”“*”“红”四色色标管理,在图表上予以标示,形成一张清晰明确的校园食品安全总体态势图。
一个“作战计划表”压实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根据各学校整个学期日常检查、飞行检查、隐患排查、督查暗访等监督检查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制作成全县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作战计划表,严格落实整改办法、明确落实责任人、跟进落实进度,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形成监管闭环。通过开展监督检查、行*约谈、通报批评、立案处罚;通过积极争取当地*府、教体部门、财*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支持,形成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基础、守好校园食品安全底线的广泛合力,促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一张“动态排行榜”体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结果。根据学期检查情况,结合作战计划表,形成校园食品安全学期动态排行榜。排行榜根据各个学校的校园食品安全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工作落实、食安状况等情况综合评价排名。对于排名靠后的学校采取增加监管频次、行*约谈以及实地帮扶等形式进行重点监管。
一份“亲情联络册”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宜丰县市场监管部门制作了校园食品安全详细动态联络名册,包含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的详细联络方式,方便属地监管人员和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人员及时联系沟通。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