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62073.html“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年11月7日至8日,“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顺利举行。会议聚焦中国境内各类语言名词及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致力汉语名词及世界各语言名词普遍意义的深入洞察,为研讨和传播名词研究最新学术成果提供最广泛的高层次交流平台。本届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承办。尽管仍处疫情期间,申请参会者却极为踊跃。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篇,涉及名词本体及应用研究的多个方面,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等全国30多个高校、科研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图1: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合影(湖北武汉)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云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李向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李向农教授指出“‘中文’一流,‘语言’必强”,“必”既是“必须”也是“必定”。随后,他简要介绍了华中师大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状况,指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地位和优势,并对一流学科建设做出展望:形成多支特色鲜明和学有专攻的研究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造性地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出一批代表中国声音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国家文化战略要求,扩大本学科的国际话语权。图2:李向农教授致辞
随后刘云院长致欢迎辞,指出语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离不开语言自信,并代表文学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图3:刘云教授致欢迎辞图4:会议开幕式现场
本次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分为特邀专家主旨报告、六个分论坛、青年学生论文竞赛三部分。王珏、温锁林、唐贤清、唐正大、罗自群、丁加勇、刘街生、储泽祥等学者就名词研究的重要议题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王珏教授在《话题语气词功能再认识及其系统》报告中指出,话题标记系统包括强制性标记和可选性标记,通过分割强制性标记和词汇性标记的功能,可以得出话题语气词的特有功能。此外他还就话题语气词的功能模式做出了假设。
图5:上海交通大学王珏教授大会报告
温锁林教授在《“有”字句中VP小句的前置与后置》报告中,以新闻语篇为考察材料,从语篇信息结构在线生成的角度,分析了具有变换关系的“有+NP+VP”与“有+VP的+NP”中关系小句的前置与后置的功能变化。他指出,关系小句前置与后置在信息属性上有显著差异,造成了关系小句在句法上的系列差异。此外,他还揭示了语用原则对关系小句前置与后置时的信息功能与句法形式的制约作用,并通过区分两种“有”字句的表达功能对句中动词“有”的调焦功能进行了探讨。
图6:天津师范大学温锁林教授大会报告
唐贤清教授在《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角》报告中介绍了“普方古民外”这一新的立体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他指出,这一方法不仅能服务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而且还有助于方言词的溯源以及对其共时分布特征的阐释。
图7:湖南师范大学唐贤清教授大会报告
唐正大研究员在《名词性成分与谓词性成分之间在社会性直指方面的一致关系》的报告中以“人家”一词为例,揭示其蕴涵的“权利指数”(powerindex),说出“人家”句即完成赋权行为(actofentitlement)。
图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唐正大研究员大会报告
罗自群教授在《怒苏语的兼类名词》报告中指出,怒苏语有名词,和汉语、英语一样,怒苏语也有名词兼类现象。她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以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语料为基础,描写并分析怒苏语兼类名词及其特点,并和汉语、英语的兼类名词进行了一番比较。
图9:中央民族大学罗自群教授大会报告
樊中元教授在《“好+指人名词”特征结构赋值、物性语义及其认知解释》的报告中指出,根据具体话语表述,对于什么是“好人”有不同的界定,这个界定实际是在不同语境中对“好人”的赋值。名词“人”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名词“人”产生对“好”的语义理解的基础,或者说,“好”的不同意义的产生是由名词“人”在语境中的语义所决定的。因此,对于“好+指人名词”来说,对其具体的意义理解必须从语境中得到“好”的赋值,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
图10:广西师范大学樊中元教授大会报告
丁加勇教授在《表列举义的“X+诸+N”指示性同位结构》的讲座中梳理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诸”的词类地位和语义功能。从词类地位来看,古汉语中的“诸”为多功能词;而现代汉语中的“诸”可视作语素和指示代词。从语义功能来看,古汉语中的“诸”兼具复数义和列举义;而现代汉语中的“诸”复数义逐渐减弱,列举义逐渐增强。
图11:湖南师范大学丁加勇教授大会报告
刘街生教授的《信息状态视角下的同位组构考察》报告用计量的方法考察了同位组构现象。他指出,上位居前式和代词+名词式同位结构指称上的信息状态与后项相同,而凝结式、名名类标式、名词+代词、代名类标式同位结构指称上的信息状态与前项相同。同位结构的使用动因在于,一个同位项可以为另一个同位项提供指称新信息,也可以为另一个同位项提供概念新信息,还可以协助另一个同位项表达情感信息。
图12:中山大学刘街生教授大会报告
储泽祥教授在《复合专名里语素的语义特征》的报告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复合专名里语素的四大特征,即语素的意义更强调文化、观念,语素的理性意义更加抽象,语素的意义被淡化,语素作为构式项对构式整体意义的影响较小。他进而指出,应重视专有名词在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地位,不能仅从普通名词角度观察汉语中的负荷专名,否则很可能会忽视汉语词法复合组配的显赫特征,也会让语素所承载的文化、观念边缘化,遇到不能按句法进行结构分析的复合词就会“大惊小怪”。
图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储泽祥研究员大会报告
在六场分论坛中,40多位学者围绕名词的构式问题、名词的语法语义研究、名词的语义偏移、名词和关系小句研究、话题语气词、方言中的特定名词研究、名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等议题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场内讨论热烈,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异彩纷呈。
图14:分论坛报告之一图15:分论坛报告之二
为了鼓励年轻学子潜心治学,积极投身于汉语名词研究,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在本次会议特设“青年学生论文竞赛”单元,鼓励原创、开拓性的名词研究成果。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澳门大学等境内外高校青年学子共计37篇参赛稿件,经论文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双向匿名盲审,遴选出11篇论文进入竞赛。11月7日晚,本次会议学生论文竞赛单元在华中师范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次活动受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语言学前沿理论与应用青年学术团队”的大力支持。
竞赛环节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崔四行和吴桐两位老师主持,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丁加勇教授、南京审计大学*教授、济南大学王恩旭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张金圈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张言*教授等11位专家学者组成学术评审专家组对青年学子的论文报告进行评议。在汇报环节,11位参赛学子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和展示。浙江大学的刘星以赣语宜春话中的小称标记“仔”为例,介绍了“小称作复数标记”这一类型学上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南开大学的张立对台湾南岛语中心语名词与关系小句的语序作了比较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北京大学的尹常乐则对现代汉语中表示功用的“NP可以VP”结构作了详细的句法语义分析。各位参赛者既有现代汉语名词问题的讨论,又有古汉语名动词互动问题的考察;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既有对普通话现象的观察,又有对方言事实的思辨。新语料,新视角,新方法,新论断,无不反映出学术新锐们对名词相关问题的创新探索。评委老师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点评,对参赛学生的中肯指导,场上、场下观点碰撞,询疑答辩思想交融,现场充满了浓郁的学术气息。
图16:青年学生论文竞赛现场图17:参赛选手论文报告
经过参赛选手现场报告研究工作,论文答辩和评议,评委无记名打分,浙江大学刘星同学的论文《赣语宜春话的小称复数标记“仔[tsi?]”——兼谈小称、量词与复数标记的关系》、北京大学尹常乐同学的论文《现代汉语功用义“NP可以VP”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荣获本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青年学生论文竞赛”一等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耘鸣等四位同学荣获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李聪等五位同学荣获三等奖,具体情形见下表:
表1:第四届汉语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青年学生论文”竞赛成绩表姓名单位论文奖项刘星浙江大学赣语宜春话的小称复数标记“仔[tsi?]”——兼谈小称、量词与复数标记的关系一等奖尹常乐北京大学现代汉语功用义“NP可以VP”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一等奖张耘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现代汉语“X+NP了”结构中“NP”的事件语义建构研究二等奖班曼华中师范大学从“月亮地儿”一词看“月亮”的词汇化过程二等奖张立南开大学台湾南岛语中心语名词与关系小句语序的比较研究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从人体名词到时间副词二等奖李聪北京师范大学上古汉语“名词动用”与词化的弹性三等奖王路宁武汉大学再谈古汉语“(S)不+NP”结构三等奖叶彬彬暨南大学短时名词“刹那”、“瞬间”、“霎时”语法化路径的浮现与平衡三等奖肖阳复旦大学论元结构及名词性成分的语义角色在汉语语法系统中地位三等奖郭海瑞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是不是+N”格式的语义偏移现象研究三等奖
11月8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谢晓明教授主持了本次大会的闭幕式,宣读了第四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青年学生论文竞赛”结果,大会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图17:谢晓明教授主持闭幕式
图18:一等奖颁奖仪式
图19:二等奖颁奖仪式
图20:三等奖颁奖仪式
闭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王珏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王珏教授指出,“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是国内唯一一个名词研究方面的专门会议,本次会议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术名词和概念,以及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涌现一批年轻的学者,充分展现了名词研究学术团队的勃勃生机。希望有更多学者能够投入到名词研究的行列中来,给这一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最后王珏教授代表全体与会人员感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为此次会议的辛勤付出,并对下次会议提出希冀。
今日责编:苹果你往上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