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鸣:礼品回收原本可以不“灰色”
据《人民》报道,春节刚过,各地礼品回收市场火爆,名烟名酒、高档补品、iPhone、iPad等,都在回收范围之内。一位礼品回收店主告诉, 用的不买,买的不用。 其实这些东西到最后也没几个人真正消费,都在我们这些店之间不断地循环。 听到 礼品回收 这四个字,百姓的第一反应是贿赂和腐败,监管部门的第一反应是取缔。在《人民》的报道中,将礼品回收行业定性为 灰色地带 ,但事实上,这大概不是 灰色 两字可以概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礼尚往来,人情和关系的传递,特别是在过年过节前后,最能传递感情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礼。这些礼除了本身的实用价值外,更多还承载着包括敬意和感激在内的诸多情感。因此,送礼本身是一种刚性需求,而回收对卖家而言可以变现,对商家而言可以赚取差价,都是一种合理需求。若简单地贴上一个 取缔 的标签,显然有些简单粗暴。至于其中可能存在的贿赂和腐败,本身与礼品回收行业并无直接关联,这就像菜刀也可能用来行凶一样,需要惩戒的是使用不当之人,而非菜刀本身。监管部门如果有兴趣,倒是可以在礼品回收行业中顺藤摸瓜,反腐效果及其社会效益相信是可以期待的。